欢迎来到 日志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日志在线阅读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黄埔双岗片区回迁安置房举行摇珠分房活动

分类: 最新资讯 日志词典 编辑 : 日志大全 发布 : 03-03

阅读 :162

新快报讯3月2日至3日,在广州市黄埔区双沙社区村民共同见证下,双沙城市更新项目(下称“双沙项目”)双岗片区首期回迁安置房举行摇珠分房活动。本次摇珠地块属于双沙项目首开复建区2号地块,共计8栋住宅楼及1栋配套幼儿园,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交付,满足双岗片区村民回迁的安居之盼。活动现场双沙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30万平方米,项目体量居广州前列,将打造成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的标杆,也是海丝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目前,双沙项目已实现9个地块的集中开工,正为红山街道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本次活动是双沙社区回迁地块的首次摇珠,也是广州黄埔的新年第一“摇”,标志着双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握手楼”村民将住上小区“大平层”“我们一家四口以前住在双岗村的自建房里,今天来摇珠,摇中了141平方米的大房子!非常开心!”双岗村村民区国焰得知摇珠结果后,脸上写满了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2021年2月双沙项目正式启动签约,区国焰是最早一批签约的村民,眼看着社区近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内心喜悦溢于言表。这几年,让区国焰感触颇深的,是周边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地铁5号线双沙站“就在家门口”,不远处还有地铁13号线,上下班地铁直达,通勤时间减少了一半。让区国焰欣喜的还有,每年到手的分红也多了。双沙社区2018年人均分红2.1万元,而2023年人均分红达到了6.2万元。双沙社区与中建八局华南投资公司及知识城集团合作开发,盘活了地块资源,高端住宅拔地而起,旗舰商业综合体蓄势待发。而历史文脉也很好地传承下来——双沙社区对古建筑 “修旧如旧,活化利用”,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结合旧改规划优化环境,双沙的古建筑群正逐步变身为“网红打卡地”“文化创意园”。“我们之前住的一片都是‘握手楼’,巷道路窄,坑坑洼洼,雨天走路回家都会溅一裤腿的脏水,单车、电单车打着铃穿梭在路上,走路时都要左看右看很小心。” 区国焰说,两年前,听闻回迁房的样板房开了,他立刻就携上一家老小去看了。“空间宽敞,格局大气,很喜欢!四房一厅,除了三个房间住人,还想安排一间书房,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城市更新后,规划变好了,环境变美了,我们住得肯定舒服多了。”今年三季度交付回迁安置房1400余套和区国焰一样,参与摇珠的村民们都想摇中141平方米的大房子。“今天进行141平方米房型的摇珠,明天进行121平方米房型的摇珠,抽中了就能住上这两个大户型,第一轮可供分配的121和141平米户型套数共487套。如果没抽中,后续仍有63、80、101平方米户型可供选择。” 双沙党委书记,经联社董事长、居委会主任岑汉权在现场指引着村民入场落座。现场可见,大户型非常“抢手”。村民们有序上台,抽取属于自己的幸运数字并向场下村民展示,随后拍照确认,现场井井有条。“本次活动是双沙项目首个复建地块的摇珠活动,意义极其重大。” 岑汉权介绍,本次摇珠地块属于双沙城市更新项目首开复建区2号地块,共计8栋住宅楼及1栋配套幼儿园,项目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住宅楼全部封顶。为了让村民们加快回迁,投资运营方中建八局华南投资公司多方统筹协调,努力克服交付工期紧张、分包进场滞后等不利因素,协调总分包单位梳理现场工作面,迅速形成达产满产局面。在回迁房建造过程中,双沙社区严把品质关,目前项目正紧锣密鼓组织精装修施工,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交付回迁安置房1400余套。“我们正致力将双沙项目打造成为‘国际智创集聚区、岭南山水宜居区’城市更新标杆项目。未来将集聚总部办公、高端公寓、商业服务、文化体验、高端居住等物业类型,同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商业资源,为双沙居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中建八局华南投资公司双沙项目公司总经理夏洪林表示。双沙项目将打造成海丝城创新社区城市更新是红山街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棋”。双沙项目位于黄埔区“三城一岛”之一的广州海丝城几何中心,地处“珠江高质量发展带”“科技创新走廊”中枢,定位为“珠江东·未来之城”,是红山街道的重点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12公顷,涉及居民近5000人。“此次摇珠分房活动,是项目开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项目离正式交付的征程中再进一步,对于巩固社区居民的信心,加快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红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少彬表示,希望中建八局、知识城集团以及双沙经联社努力将双沙项目打造成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的标杆、海丝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打造产城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于一体的创新社区,为红山街道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埔样本贡献红山力量。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郑嘉俊 李剑锋